青岛酒店管理职院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需求和青岛市24条产业链发展需求,发挥旅游管理专业特色,活化红色教育资源做强研修研学,开展公益研学帮扶捍卫教育公平,实施赛创双向融通助力海洋发展,聚力乡村旅游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搭台数智产业护航黄河流域发展,为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培根赋能。
一、活化红色教育资源做强研修研学
旅游管理专业积极探索红色资源活化利用新路径,通过对红色研学旅行基地有形无形资源的延伸转化,拓宽红色研学旅行的生长空间。专业群依托红色景区及相关企业,提供一揽子培训帮扶,围绕相关课题提供解决方案,向68个红色景区提供产品方案140项,研发爱国主义主题研学课程资源包120个,通过追踪调研显示,游客、红色景区、相关企业满意度分别上升36.6%、55.2%、65.4%,完成《红色研学设计研究》,并获得了全国挑战杯的二等奖和文旅部的年度优秀成果奖,在省社科联支持下出版了《山东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教程》,得到了《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头条》和《中国共青团》杂志等媒体的专题报道。
二、开展公益研学帮扶捍卫教育公平
旅游管理专业将扶贫工作与教育事业紧密结合,开展贫困地区青少年公益研学教育扶贫行动,向乡村学生提供研学帮扶。专业以100余家实习合作单位为对象,师生团队以“中间人”的身份对接景区、文博场馆、研学基地、研学营地提供主要研学基地,与教师、非遗传承人、文化/艺术工作者、导游等合作,提供课堂知识、景区景点讲解服务。将真实任务引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专业群专创实践课、部分专业核心课,为公益支持方提供课程开发、项目申报支持等技术支持。累计运营公益研学团21个,覆盖学生4000余人,相关成果被《中国旅游报》等媒体专题报道。
三、实施赛创双向融通助力海洋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全面推动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和融合发展,打造“以赛促创”“以创强产”多要素联动的海洋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受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牵头青岛市海洋研学旅游设计大赛2届,编纂海洋研学课程4套,参赛队伍超过400多支;与青岛市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签署专业志愿服务长效合作协议,建立“校+地”研学服务新模式。通过队伍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和平台创新四个方面,学校建立以专业教师和学生为主、以社会志愿者为辅的“专业志愿者”服务团队,从活动设计、课程研发、落地执行、课程评价等方面提供专业化的志愿者服务,提升海洋研学的质量。志愿者队伍现有核心成员33人,超400人的志愿者库,提供专业服务超过8000小时,完成研学课程设计50余项,形成研学材料5万余字,推出100节公益研学课堂,活动开展以来,相关新闻报道20余篇,浏览量超10万+。
四、聚力乡村旅游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旅游管理专业积极对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秉持融入产业办专业的原则,持续开展“全时空、全要素”乡村旅游帮扶。先后赴胶东、沂蒙、陇西、黔东南等地区开展乡村旅游帮扶工作,牵头组织以“千名学生下基层,百个乡村共振兴”为主题的双创服务计划,研发各类智囊包60余套,研学工作人员培训课程包8个,提供培训40余场;通过开展乡村旅游规划、乡村研学课程研发、特色乡村节事活动策划、乡村旅游工艺品开发等多主题的线上公益讲座和培训,帮助超过10万新型职业农民人走上转型、就业之路。专业教师参与沙子口街道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王哥庄民宿集聚区行动建设、崂山区乡村旅游三年发展行动计划工作,完成了毛公山景区技术标准提升等21个项目,相关成果被《中国旅游报》“大众网”“学习强国”客户端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五、搭台数智产业护航黄河流域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聚焦数字经济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依托已建成的青岛市智慧旅游中心,建设黄河流域智慧旅游协同创新中心,促进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通过发挥大数据统计、大数据分析、青岛旅游数据库和信息发布等平台职能,科学搜集和掌握行业数据,为行业发展提供科学分析和决策服务,并以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游为方向,逐步向黄河文化旅游带推广新技术,打造新场景促进旅游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阵地,支撑黄河流域建设现代旅游强区的建设。黄河流域智慧旅游协同创新中心入选2022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原文链接: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3/8/23/art_11972_10320502.html